专业的股票配资

你的位置:专业的股票配资_炒股杠杆平台_炒股配资 > 专业的股票配资 > 【数说长三角】阳澄湖非老大,三省一市大闸蟹到底哪家强

【数说长三角】阳澄湖非老大,三省一市大闸蟹到底哪家强

发布日期:2024-04-01 12:26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  进入12月,大闸蟹仍在市场活跃,价格也便宜了不少。由于产量超出预期,今年大闸蟹的销售时间可能延续到春节。

  阳澄湖大闸蟹人人都知道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长三角有十几个地方产蟹,遍布三省一市。

  问题来了:哪里的螃蟹最好?

长三角的大闸蟹产量格局

  近几年,全国的大闸蟹产量稳定在70至80万吨,根据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》的数据,其中六成以上产自长三角。

  江苏、湖北、安徽是全国河蟹产量最大的前三个省。2022年,光是江苏一个省的产量就达到37.4万吨,占到全国产量的45.9%。

  在“产蟹大省”江苏内部,又有多个实力强劲的大闸蟹产区形成群雄割据之势。

  名声最显赫的当然是阳澄湖大闸蟹,但要论养殖面积和产量,阳澄湖大闸蟹离“老大”的地位还很遥远。

  阳澄湖产区涉及昆山、相城、常熟和苏州工业园区,整体的养殖面积为8.7万亩,包括7.09万亩的池塘养殖面积和1.56万亩的湖区围网养殖面积,产量超过万吨。

  但狭义上的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,年产量实际只有3000吨

  产量最大的产区,是泰州的兴化。

  尽管兴化并没有像阳澄湖、太湖、洪泽湖这样如雷贯耳的淡水湖,但被称为江苏里下河地区的“锅底洼”(即最低洼的地区),水网密布,水域面积占全市四分之一。

  除了较好的自然条件,兴化也是把大闸蟹养殖生意往规模化发展的典型。在2021年改造完成了生态大闸蟹产业示范园,近年来改造的标准化池塘就达到6.1万亩,总养殖面积目前达到63万亩,年产量6.7万吨,被誉为“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市”。

  兴化之后,第二梯队则是高淳固城湖、盐城大纵湖、高邮的高邮湖、泗洪洪泽湖等产区,养殖面积在15至25万亩之间,年产量在1.5至2.5万吨。

竞争激烈迎来价格下降

  今年大闸蟹大丰收。

  例如,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预计为1.1万吨,较去年增长了17%;

  高淳的固城湖大闸蟹产量也比去年多了100多万公斤;吴兴太湖今年的母蟹、公蟹平均规格较往年分别增加15%、10%左右。

  今年市场上螃蟹供应充足,还有个原因是其他省市也开始涉足大闸蟹产业。

  湖北、广西等地的大闸蟹养殖面积均不断扩大,“新疆大螃蟹”也进入消费者的眼帘。

  供应显著增加,竞争更加激烈,前段时间,大闸蟹“价格腰斩”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发酵,甚至大闸蟹仅卖到10元一只。

  我们收集了江苏多地近两个月来大闸蟹的水产市场报价情况,发现大闸蟹价格确实下降明显。

  以4两的高淳大闸蟹母蟹为例,今年10月上旬到12月上旬的平均收货价为67.5元/斤,而去年同期的价格为94元/斤,同比下降了28%。同样,兴化大闸蟹在当地水产市场近两个月的平均收货价为55元/斤,同比去年下降了27%。

  不过,这波降价潮下,有人欢喜有人忧。

  以电商平台上售卖的礼盒装产品为例,同样是4对8只、公蟹母蟹克重相近的礼盒,发现阳澄湖大闸蟹价格相比去年仅微跌了0.5%,而另一款产自兴化的大闸蟹礼盒则跌去55%。

各地螃蟹生意走出不同路线

  尽管价格下降,各地也有应对之法。

  一方面,蟹农们借助电商平台,结合线上、线下渠道的优势,打造品牌化、品牌化路线。

  最典型的品牌案例莫过于阳澄湖大闸蟹。虽然大闸蟹产地众多,但阳澄湖凭借养殖业的先发优势,成功成为大闸蟹的代名词。

  从今年数据来看,兴化大闸蟹的产值为6.39万元/吨,而产自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的产值为21.5万元/吨,是前者的3.4倍,可见品牌效应影响之大。

  受其启发,长三角各养殖地都在推各类大闸蟹品牌,如登顶2023年京东大闸蟹排行榜第一的江苏宿迁“宿有千香·霸王蟹”。

  2022年,霸王蟹京东线上销售额超2000万元,并在长三角地区先后建立8家品牌直营店,推动宿迁的大闸蟹产业集群产值增至75亿元,扩大了宿迁大闸蟹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。

  精品化也成为大闸蟹产业发展的另一趋势。

  在生产端,大闸蟹便会被分为普货、普挑、精挑。其中,精挑价格最高,需要蟹农拨开蟹的底板来查看蟹黄饱满度。

  至商家,大闸蟹会进一步被包装,以礼盒等形式出现在市面上,与品牌深度绑定,呈现出高端、精品的特质。以兴化大闸蟹为例,来自水产市场的4两母蟹为37.6元/只,而有“鱻谣”这一品牌加持的4两兴化母蟹则为57.3元/只,价格为前者的1.5倍。

  大闸蟹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。

  大闸蟹季节性强,且必须活着卖,因此产业链难以延长、拓宽。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,2022年,我国大闸蟹市场中,鲜食市场占比达98.89%,而深加工领域市场规模为3.67亿元,仅占1.11%。

  这意味着大闸蟹加工业,正是一片可以探索的“蓝海”。

  作为产蟹大户的兴化,已经开始试水。

  截至2023年,兴化市市内已有蟹产品生产厂家200多家、规模企业30家,年加工量达4.5万吨。这些工厂、企业不仅推出了蟹黄油、蟹黄粉、蟹黄酱等深加工蟹产品,还尝试创新出蟹黄豆腐、香辣蟹、花雕蟹等蟹类预制菜,有效填补了每年2-7月大闸蟹销售空窗期。

  看来,长三角的“螃蟹争霸”,还将越演越烈。